close

 修剪竹林   協助老夫妻居安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夏美玉台北市南港區舊莊里一段91巷11號1樓 報導

 

10月13日南港區志工考量近期颱風頻繁,一行十人前往住家位於南港區半山腰,為已高齡七十歲的居家關懷戶張女士,協助修剪住家旁茂密的竹林,讓老夫妻身心安頓。


男眾志工為感恩戶修剪戶外過於茂盛的枝葉。 [ 攝影: 陳怡仁 ]
 

 

慈濟居關戶張女士生性樂觀開朗,年約七十歲,仍需操勞所有家中大小事,先生姓許是河南人,操著一口河南鄉音,雖己高齡九十五歲,除膝蓋退化行動不方便,需拄著柺杖外,仍算是耳聰目明,總喜歡和來訪視的志工談論時事及話家常。

夫妻兩育有三子,大兒子頗有成就,婚後長住外面;次子亞亞出生時就罹患腦性麻痺,長年臥床,至今已有四十個年頭,都是由張女士堅強的獨自照顧,從不假手他人,對次子的愛,不因時間的流轉而有一絲一毫的減少,亞亞雖長年臥床,但身上完全沒有褥瘡。看到慈濟志工前來關懷時,可從他扭曲的瞼上表情,看出他開心的模樣。

張女士的住家在半山腰上,被整個竹林包圍著,如不仔細看,不易察覺這裡有一戶人家。慈濟志工每個月都會前來訪視關懷,平時亦會以電話問候,九月志工前來關懷時,張女士提及最近颱風較多,希望修剪一下家裡的竹林,竹林長的太高及乾枯樹葉也太多,詢問是否可以請志工十月前來訪視時幫忙修剪?後經志工提報後,大家達成共識,協助張女士修剪竹林。

10月13日男眾志工五人及女眾志工五人,一行十人,結束訪視前會議後,帶著自備的工具,有鋸子、剪刀、手套、掃把等等,開車前往張女士的家,沿著中華技術大學門口的岔路,進入蜿蜒的山路,約莫十分鐘到達,在門口等候的張女士,看到志工們帶著準備修剪竹林的工具前來,感到非常的高興。

許伯伯看到志工到達,拄著拐杖慢慢地從客廳移到庭院,看著男眾志工們開始爬梯子鋸啊、剪啊、修啊,動作似乎非常熟練,女眾志工們則忙著清理剪下的樹枝及掃地上的葉子,為了完成使命,彼此都有很好的合作默契。

張女士則在一旁告訴志工,那裡要剪、那裡要修,志工也照著她的意思去做,偶爾也會給張女士一些建議,人多力量大,一會兒的功夫就修剪好了,視野變開闊,也看到更多藍天與白雲,而庭院也更整齊了,張女士夫妻倆很開心的表示非常滿意,志工則藉機向老夫妻鞠躬道感恩,感恩有付出的機會,並表明大家做的都非常歡喜。

張女士夫婦很感恩志工們的幫忙,張女士說:「如果找外面的人來修剪,一定要花不少錢,而且還不知道要約到甚麼時候才願意來,如果不修剪真的很危險。」

自培訓委員時就開始關懷張女士的志工劉宜鑫,至今已有兩年,她分享,看到張女士對次子亞亞永無止境的付出,張女士是個懂得感恩的人,從不在志工面前說苦喊累,而且會把慈濟人每次的關懷,分享給孩子們聽,希望淺移默化自己的孩子,真的是做母親的學習典範。

今年參與培訓的水成,在早上做環保時,聽說這裡有需人手幫忙修剪竹林,義不容辭的,下午就接著過來幫忙,他說:「幫忙需要幫助的人很快樂,看到夫妻倆這麼開心,出汗又出力很值得,在慈濟讓我學會付出還要說感恩,以後需要人手,我就是最佳人選。」

上人教晦弟子,當別人有苦有難,慈濟人就要主動出來幫忙解決苦難,而且要做的歡喜,訪視中志工必須要體會照顧戶的苦,同時要把他們視為自己的家人,這樣我們才能真正的幫他們解決困難,慈濟志工要做貧苦人的不請之師,有苦的人走不出來,我們一定要設法去發現他們、幫助他們,如同無量義經經文中的教義「是諸眾生不請之師,是諸眾生大良福田,救處、護處大依止處。」

 

南港區志工訂定在每月的第二個週日下午為訪視日,志工一同會合後再出發關懷照顧戶。 [攝影:陳怡仁]

志工陳慧育於訪視日分享感恩戶手心向下的個案。 [攝影:陳怡仁]

女眾志工負責清掃座院修剪後的樹枝。 [攝影:陳怡仁]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美瑞媽媽 的頭像
    美瑞媽媽

    沉靜的湖水

    美瑞媽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