即將於3月30日在慈濟三重園區舉辦「讀書會導讀人精進培訓課」,臺北市南港區計有五十名志工,報名參加該課程。
臺北市南港區於每星期一晚上,在慈濟臺北東區聯絡處和氣佛堂,舉辦讀書會共修,已經持續三年;2011年起共修【慈悲三昧水懺】,啟發人人「大時代需明大是非、大無明需要大智慧、大劫難需養大慈悲、大動亂需要大懺悔。」的省思。
2013年3月起,延續共修研讀《無量義經》,帶動社區的讀書風氣,每次皆有超過一百二十名人員參與,可謂為社區會眾,提供上乘的修賢活動。
◎融合在地文化特色
南港讀書會為何吸引會眾?課務團隊召集人葉瑞芬師姊(法號慮緪)表示;為了讓讀書會常態化,並順利地進行,團隊由組、隊協調運作,鼓勵志工承擔導讀的勤務,目前已經儲備二十多名導讀講師,並於六個月之前就排定輪流導讀。
瑞芬進一步分析;導讀者會邀約他(她)的會員或朋友來參加,組隊之間也會互相激勵,比單一導讀人帶領,人氣更旺,葉瑞芬說:「還有,用心尋找歡喜菩薩,因為大家有在做慈濟事,所以在讀書會中分享很多法喜。」
南港區藍領勞動人口偏多,社區承擔導讀的志工,無不使出渾身解數,居民習慣聽、說閩南語,針對這樣的在地文化,有些導讀人可謂用心良苦,或全程以閔南語讀誦經文,讓會眾聽得毫無隔閡,或為了啟發大家自修,提高讀書的興趣,還挖空心思以自編的曲調,偶而穿插說唱一小段歌子戲,期待集中大家的注意力,避免枯燥乏味。
◎為慈濟培養好人才
導讀者之ㄧ的陳恒儒師兄(法號濟儒)表示;讀書會吸引人的因素很多,最主要是社區負責帶領的和氣組、隊長,很重視這項活動;尤其以互愛團隊為主軸,除了參與課務討論,還負責邀約導讀者、司儀、接待和場佈,誠如葉瑞芬所說的歡喜菩薩也很重要,大多是由互愛團隊推薦出來的。
陳恒儒還表示;學佛要能上求、下化,要學得辯才無礙,辯才從導讀中練習,讀書會就是在培養傳法的人才,平時大家努力做慈濟事,比較沒有時間專心讀書,利用導讀的因緣,會戒慎虔誠地用功研讀,而深入經藏讓我們智慧如海,這也是吸引志工樂於承擔導讀的誘因。
陳恒儒還透露;讀書會吸引會眾的祕訣還有;歡喜做菩薩單元,讀書會提供這個平台,讓歡喜菩薩來呈現,而導讀盡量鼓勵新進人員來承擔,同時也儲備資深的志工,可以臨時補位,讓每星期一次的讀書會能順暢運作。
◎歡喜菩薩自在傳法
如讀書會成員陳翠馨報名參加,將於3月30日舉辦的「讀書會導讀人精進培訓課」,她說:「我很容易從社區讀書會得到生活中的真實法!」翠馨表示;慈濟人間路,就是要接引會眾,以證嚴上人的法來接引最如法,來分享的師兄或師姊,都是來見證法喜的,她又說:「我在讀書會裡受益很多,運用在日常生活中,再分享給會眾,超好用的!」
3月24日的讀書會,由陳恒儒導讀,沈慶隆(法號濟扶)任司儀,沈師兄一上台就聲明:「感恩恒儒師兄邀我當司儀,不過,他提醒我當司儀不可以搞笑,所以請你們不要隨便笑!」馬上引來哄堂大笑,而歡喜做菩薩謝錦地(法號本澄)則說:「……我很羨慕有些還有父母可以孝順的人,錦地已經無父無母來教育我了,人家說學佛的孩子不會變壞,所以,我來慈濟學做佛!」錦地的話還沒說完,課堂上就已經笑聲、掌聲連連了。
每星期一的晚上,社區的志工與會眾,絡繹來到佛堂,氣氛熱絡且溫馨,把看似枯燥嚴峻的佛法,讀得活潑生動,不少導讀或是見證的志工,皆已經能輕鬆幽默地傳法,不時逗得學員哈哈大笑,這就是南港社區讀書會的特色了!
|
留言列表